一封由文盲海匪随手递出的信,几乎瞬间瓦解了新四军在苏中沿海最特殊的一支武装力量。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,策反。而接信的,正是这支部队的司令员陶勇。
1942年的苏中海防线上,陶勇正与他最得意的“作品”——海防大队长孙二虎,在镇上的澡堂里享受着难得的放松。两人刚搓完背,热气腾腾地出来,一个黑影便从巷口闪出,飞快地往孙二虎手里塞了封信,随即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孙二虎捏着信,一脸茫然。他闯荡半生,识得的字屈指可数,便很自然地递给身边的陶勇:“陶司令,你给瞅瞅,这写的啥?”陶勇接过信拆开,只扫了一眼,脸上那点刚洗完澡的血色迅速褪去,眼神变得异常锐利。他没说话,默默将信叠好,塞进了上衣口袋。
一枚钉子和一群野马
这支让陶勇如此紧张的部队,来历非同一般。1940年,新四军在黄桥大捷后,陈毅命令陶勇率部东进如东,意图在这片三面环水的“金角银边”地带建立稳固的海防。可陶勇很快发现,除了日伪军,海上还有一股更难缠的势力,海匪。
这些海匪多是活不下去的渔民,盘踞此地已久。其中,孙二虎的势力最大,手下有五条大船。此人出身渔家,在伪军里待过,后来拉起队伍自立山头。他们胆子极大,连新四军的物资船都敢劫,抢光货物后还把人踹下海。
强攻不是办法,新四军大多是旱鸭子。陶勇决定智取。他先是派人赎回被扣的人质,对劫掠之事绝口不提,摆出一副软弱可欺的姿态。随后,趁着如东举办庙会,孙二虎渴望上岸凑热闹的当口,陶勇设下圈套,在龙王庙里将其一举擒获。
面对五花大绑却依旧桀骜不驯的孙二虎,陶勇没有按军法处置,反而问了一个问题:“你口口声声好汉,可曾杀过一个日本兵?”这句话戳中了孙二虎的软肋。他虽是海匪,却也自诩有规矩,不碰穷苦渔民,只劫富商和日伪船只。
陶勇亲手为他松绑,推心置腹地聊起了彼此的贫苦出身。从放牛娃到烧窑工,再到乞讨度日,相似的苦难经历迅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。陶勇没有空谈大道理,只是告诉他,与其在海上单打独斗,不如跟着新四军,堂堂正正地为中国人争口气。
为表诚意,陶勇不仅归还了孙二虎的配枪,更在第二天冒着巨大风险,仅带少数随从,亲自登上孙二虎的海船谈判。这份以命相托的信任,彻底征服了孙二虎和他手下的弟兄。
信任的裂痕
1941年5月,孙二虎兑现承诺,带着人、船、枪械正式加入新四军,被任命为海防大队长。为了表明决心,他甚至休掉了自己的姨太太。这支由海匪改编的部队,凭借着对水文的熟悉和高超的航海技术,成了日军封锁线上一把神出鬼没的尖刀。
然而,那封突如其来的策反信,将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推到了悬崖边。信是孙二虎过去的结义兄弟,已经投靠日伪的袁国祥派人送来的,信中许诺,只要孙二狗愿意“反正”,立刻封他做“苏北海防总司令”。
尽管陶勇在澡堂门口用一句“拉人做生意的废纸”搪塞了过去,但他内心清楚,事情的严重性远超想象。他立刻将信上交给了副师长粟裕。在严峻的形势面前,粟裕下达了命令:暂时收缴孙二虎部队的全部枪械,听候整编。
这道命令如同晴天霹雳。孙二虎那帮老兄弟,本就对新四军的纪律有些不适应,如今被缴了枪,感觉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,人心浮动。孙二虎更是怒不可遏,他一脚踹开陶勇指挥部的门,红着眼质问:“陶司令!我孙二虎敬你是条汉子才跟你干!你缴我的枪是啥意思?不信我?”
将计就计的“归顺”
陶勇很平静,他挥退其他人,将那封信推到孙二虎面前,一字一句地念给他听。听完后,孙二虎猛地一拍桌子,指着自己的心口发誓,若想投敌,天打雷劈。
陶勇看着他,沉声说道:“二虎,我相信你的忠心。但我不能不考虑这封信在部队造成的影响。我缴枪,不是不信你,恰恰是为了保护你,也是为了稳住整个部队。”
危机并未就此解除。敌伪伪旅长陈茂清趁机扣押了孙二虎的家眷,美其名曰“保护”。他的把兄弟吴道生也偷偷找上门,劝他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。孙二虎抄起板凳将吴道生砸了出去,但这更让他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,一气之下愤然离队。
刚从党校学习回来的陶勇得知情况,心急如焚。他深知孙二虎这支力量的重要性,绝不能让他就此倒向敌人。陶勇找到心灰意冷的孙二虎,坦诚地分析了其家眷被困的危局,并献上了一计:假意投奔陈茂清!一则可以保全家人,二则可以潜伏下来,待时机成熟,里应外合端掉敌人的老巢。
这个大胆的计划让孙二虎豁然开朗。他重回掘港,“归顺”了陈茂清,被委以伪军团长的虚职。
重见光明
1943年春,孙二虎在暗中与陶勇取得联系后,以出海“征税”为名,带领三百多名兄弟,连同六艘船的装备,自北坎扬帆出海,浩浩荡荡地返回了新四军海防团的驻地。
岸边,陶勇与军区领导姬鹏飞早已等候多时。重逢的那一刻,陶勇紧紧握住孙二虎的手,激动地宣布:“回来就好!往后你就叫仲明吧,重见光明的意思!”
自此,孙二虎改名孙仲明。这场“策反”风波,最终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,反而成了对孙仲明忠诚的终极考验。他的回归,带来了巨大的示范效应,其他仍在观望的海匪势力纷纷前来投效,新四军的海上力量迅速壮大为三个团。
结语
1944年8月,陶勇出任新四军海防纵队司令员,而孙仲明则被任命为纵队参谋长。这支由海匪脱胎而来的部队,最终成长为沿海地区一支令日伪闻风丧胆的抗日劲旅,也成了人民海军最早的摇篮之一。后来,陈毅元帅听闻此事,笑着评价陶勇:“你这个陶勇,胆子真大!但你这招以心换心,比十万大军还管用!”这或许是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,最好的注脚。
股票配资账户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