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我会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,保持每段的原意不变,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写,让文章更丰富生动,且字数变化不大。
---
(说历史的女人——第32期)
开国上将周希汉,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。他在一生的战斗中屡立战功,身经百战却从未负过一枪伤,因此被誉为“福将”,实属罕见且令人称奇。周希汉不仅勇猛过人,更是足智多谋,善于在战场上运筹帷幄,屡次上演神来之笔。像徐向前、陈赓、刘伯承等多位名将都曾盛赞他,刘伯承甚至亲切地称他为“赵子龙”,以此来比喻他的英勇与智慧。
然而,你是否知道这位战场上的传奇人物在情感生活中却也同样跌宕起伏?令人吃惊的是,被毛泽东誉为“打仗很会动脑筋”的周希汉,战斗时如同精细绣花般缜密,但在爱情婚姻这件事上却异常笨拙:他曾在婚礼上让新娘逃走;老婆生产时,他竟然亲自接生;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,他竟然分不清哪个是大哪个是小……
展开剩余84%---
(一)逃跑的新郎
1931年,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展开肃反运动,周希汉也未能幸免。有人诬陷他是混进红军的富农分子,导致他被张国焘开除出红军。面对这样的冤屈,周希汉极为不服气,他家境清贫,根本不可能是富农,但却无从辩解。于是,他只得回到湖北麻城老家,准备向地方苏维埃政府申请开具“贫农”证明,以证清白。
然而,刚回到家门,他便被父亲严厉“扣留”了。父亲执意要他结婚。此时,周希汉已经18岁,按当时风俗,男儿到这个年龄应该成家立业。但周希汉心怀抱负,14岁便投身革命,志在用一生去拼搏事业,怎能轻易成家?他不愿受束缚,认为自己还未立功立业,不该急于婚嫁。
但父亲坚决不同意。作为独子,且家中三代单传,父亲担心儿子一走了之,没有后继无人。更何况儿子参军多年少有音讯,难得回家一次,父亲怎能轻易放手?必须先结婚,留个孙子才算放心。
于是,父亲没商量,迅速为周希汉选定了一个对象。那女孩姓郑,比周希汉年长两岁,农家出身,性格贤淑,模样也颇为漂亮。趁周希汉还没拿到“贫农”证明,父亲便催促快办婚事。
在红军历练几年、思想开明、追求自由恋爱的周希汉当即反对:“爹,我还得上战场,部队上事情多,不能这么早结婚,您这是为难我啊。”
父亲语气坚决:“你是我唯一的儿子,不结婚就没孙子,我对不起祖宗,你结也得结,不结也得结,我都跟亲戚朋友报喜了!”
面对父亲的坚持和舆论压力,周希汉只能无奈答应,最终在郑家女孩的陪伴下,举行了婚礼。
婚宴结束,新郎新娘入洞房,新娘满怀期待等待新郎掀开红盖头,却迟迟不见周希汉动静。半晌,她忍不住自己揭开盖头,只见房内寂静无人——原来,周希汉趁夜色悄悄溜走了。
---
(二)陈赓为周希汉找对象
新婚夜逃婚后,周希汉直奔鄂豫皖苏区,凭借“贫农”证明,在徐向前的帮助下,重新回归红军,继续在战场上奋斗,挥洒热血。
随后,周希汉战功累累,因善于用脑,晋升神速。历经反“围剿”、长征,到抗战爆发时,他已是著名将领,被调任八路军386旅参谋长,与陈赓共事。两人配合默契,指挥过多次精彩战役,关系深厚。
从18岁逃婚至今,26岁的周希汉仍未娶妻,这让陈赓颇为着急,决心帮兄弟找个合适对象。于是,他与副旅长李成芳开始在女同志中物色。
最后,李成芳的妻子李平锁定了目标——太岳行署秘书周璇。别误会,她不是那个著名女星周璇,而是山西万荣县人,出生于1922年,原名柴英。家境贫寒的她,因勤奋刻苦,后来考入运城女子师范,以优异成绩获得免费学费资助。
周璇受革命思想熏陶,胸怀大志。1936年加入山西救国同盟会,投身抗日事业。1939年为抗日改名“周璇”,寓意“与敌周旋”,年仅17岁,花一般的年龄,吸引不少关注,却对婚姻毫无打算。
李成芳告诉周希汉他安排了相亲对象,周希汉决定先见见对方,毕竟不想再辜负别人。6月某日,两人在李成芳家见面。周璇误以为是来谈工作,未觉特殊。周希汉见她年轻漂亮、文化高,心生好感,但碍于身份和性格,谈话颇为拘谨。
两人话题多是家乡、工作,谈情说爱几乎无从谈起。尽管如此,双方渐渐产生好感,周璇对英雄周希汉心存崇拜,但对爱情尚无期待。
“二周”的初次会面,平淡无奇,却埋下了情感的种子。陈赓与李成芳随后向周璇坦白来意,她虽惊讶,但认为这是好事,只是觉得自己太年轻,不急于结婚。
周希汉后来又和周璇单独见面,但两人皆不积极,感情进展缓慢。陈赓看不下去,严厉批评周希汉,认为他打仗勇猛,追姑娘却软弱无力。
陈赓甚至召集相关人员开会,专门商讨周希汉的婚事。会上,周希汉坦言缺乏经验,逗得众人哄笑。陈赓拍桌断言:“别婆婆妈妈,追女孩子要干脆利落!”
随后,陈赓认真算了一卦,称周希汉命中注定要娶一个17岁的姑娘,正好和周璇年纪吻合,鼓励他马上行动,否则将失去这宝贵的“阵地”。
被陈赓这股“八卦威力”打动,周希汉决心开始追求周璇。
---
(三)逃跑的新娘
然而,周璇对周希汉的追求并不热烈。她认为自己还年轻,想专注工作,不急于婚嫁。虽然内心对这位英雄有所好感,却更想慢慢培养感情,享受爱情的甜蜜与浪漫,而非匆忙成婚。
周希汉也只能耐心等待。突然,他被任命为南进支队司令,准备带领部队开辟新根据地。时间紧迫,他担心离开后周璇变心,便约她到附近小山坡,直截了当地问婚事进展。
周璇听后脸红心跳,感受到他的真诚,但仍想再考虑几天,请他先放心出发。
周希汉只得答应,回去向陈赓汇报。陈赓却不依不饶,主张立刻结婚,称“黄道吉日”,断言若拖延,良缘或失。
陈赓迅速动员,准备婚礼。周璇则坚决反对,她没同意马上结婚,只愿意等周希汉回来后再说。
陈赓用党员的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精神劝说,甚至打趣她若犹豫会被别人抢走。周璇无奈,只得跟随安排。
婚宴之夜,宾客齐聚,气氛热烈。突然有人报告,新娘周璇不见了!陈赓震惊,但保持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账户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